徐鎮鎮
(發布于:2025-01-03 19:54)
●名稱來歷
徐鎮鎮歷史悠久。相傳上古時期的舜帝,生于徐鎮一帶,古稱姚丘、姚墟。夏朝曾在境內建昆吾國,史有“夏鑄九鼎于昆吾”的記載。公元前770年東周時期,昆吾改名煙城(據記載“衛邑煙城”即濮陽徐鎮)。因為出了個壽星徐三亭,留下許多鎮境佑民的神話。秦始皇統一中國后,將煙城改名為徐鎮。
●地理位置
位于東經115°12′,北緯35°31′,地處濮陽縣城東南,東與梨園為鄰,南與習城鄉相連,西與郎中鄉、八公橋鎮接壤,北與梁莊鄉交界。黃河大堤自西南向東北穿越鎮南境。鎮人民政府駐徐鎮集村發展路,電話區號0393,郵政編碼457176,距縣城35公里處
●政區沿革
該地區是革命老區,這里是人民在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時期曾為革命做出過重要犧牲和貢獻。建國前的1944——1949年徐鎮是冀魯豫邊區昆吾所在地。1957年建立徐鎮鄉,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,1985年恢復鄉建制,1986年撤鄉建鎮至今。
●政區劃分
轄王樓、夏郭村、謝郭村、楊郭村、李郭村、徐鎮集、任樓、天保寨、劉黃莊、旺寨、晁寨、王定、后九章、三合村、黃寨、前九章、李九章、后閆寨、后范寨、董寨、晁樓、曹莊、前范寨、前閆寨、六市村、聶大寨、長亭、吉寨、尹大寨、梁大寨、劉大寨、后大寨、程大寨、劉八勸、屠八勸、馬吉村、方八勸、老街、廉八勸、蔡吉村、任吉村、武忠陵、袁黃壯、宋黃莊、李忠陵、高黃莊、程忠陵、翟忠陵、東習、晁莊、北習、杜寨、南習共53個行政村,273個村民小組。其中7個行政村在灘區。
●人口面積
轄區總人口53000人,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:總人口47900人,其中,男性24900人,占52%;女性23000人,占48%;14歲以下5269人,占11%;15~64歲34000人,占71%;65歲以上8629人,占18%。
自然條件
●地形地貌
西北高東南低。黃河自西南向東北橫穿,屬典型的北河洼地區。
●氣候
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,年平均氣溫13.4℃,1月份平均氣溫2.27℃, 7月份平均氣溫27.5℃,年均降水量626毫米,無霜期205天。土地肥沃,氣候溫和,光照充足。全年空氣質量都在優良級以上。
●水文
屬淺水位區,境內河道屬黃河大流域,境內主要河道有清堿溝、房劉莊溝、杜堌溝、梨園支溝、芽豆屯溝全長2.3萬米,境內輸水干渠,二干渠1.1萬米。
●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
地處中原油田四廠開發建設腹地,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石油、天然氣等,其中石油探明儲量2.8億多噸,天然氣探明儲量366億立方米。年產原油30萬噸,天然氣3億立方米,分別占中原油田油氣總產量的30%和46%。鎮南5.5公里的大堤地勢較高,可利用風力發電。
●自然災害
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、澇災、風災等。1980年7月6日下午6時冰雹災害,全鎮大面積受災;1996年8月上旬至7月,黃河水泛濫秋作物被淹近萬畝;1998年8月下旬黃河決堤,灘區近9000畝農作物被淹,村莊被圍困,經濟損失近億元。堤南灘區7個自然村在使用小浪底工程前,偶遇黃河水泛濫,倒回水淹良田。
經濟概況
●農業
耕地面積6.4萬畝,人均0.96畝;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0.15億元,增加到1978年的0.35億元,2011年達到2.8億元,比上年增加9.8%,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5.5%。
糧食作物以水稻、小麥、玉米為主,年生產糧食5.8萬噸,人均858.2千克,其中小麥2.6萬噸,水稻2.8萬噸,玉米0.4萬噸。在秋季作物中,近幾年現代農業也逐漸發展起來,長亭示范園成立了“玉璞農業有限公司”注冊“玉璞長樂”西瓜品牌;前閻寨示范園成立了“惠康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”注冊“嘉健”絲瓜品牌,全鎮面積達3000余畝。畜牧業以養豬、養羊、養雞為主,年生豬出欄 2.2萬頭,年末存欄1.8萬頭;羊飼出欄3.34萬只,年末存欄1.66萬只;家禽出欄46.86萬羽,年末家禽存欄13.56萬羽。年生產肉類2636噸,其中豬肉1206噸,牛肉57噸,羊肉450噸;禽蛋650噸。
●工業
國家扶貧龍頭企業、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—“家家宜米業有限公司”,帶動發展了“濮陽縣雙福米業有限公司”、“黃河米業有限公司”等19家精米、精粉加工企業,年產精米數千噸,還有“濮陽縣魏氏食品有限公司”,年加工香腸80噸“濮陽匯力鞋業有限公司”年加工鞋300萬雙。
●商業外貿
徐鎮集是濮陽縣東南第一大集鎮,現形成徐鎮集至王樓農貿市場“工”字型市場體系,商戶達3000余戶,涉及農機、摩托車、電動車、家電、家具等,集日交易額上千萬元,現駐集大型商場5家,“百姓量販”、“紅遍天服裝城”、“廣州白云服飾”、“博大購物商場”、“子琪量販”,從業人員4812人,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2.68億元,比上年增加18%,集貿市場貿易額1.65億元,比上年增加23%。
●財政金融
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0.96億元,增長8%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086.89萬元,增長11% ;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.52億元,增長17%;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完成12.33億元,增長9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.7億元,增長12%;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160元,增長12%。
社會發展
●文化藝術
鎮級文化站1個,建筑面積256平方米;公共圖書室1個,建筑面積78平方米,藏書7500冊;檔案館1個,建筑面積40平方米,事業單位從業人員3人。有村級文化大院16個,28個村設立了農家書屋。
●教育
初級中學1所,小學24所(其中:民辦小學6所),幼兒園4所(其中:民辦幼兒園3所),徐鎮中心幼兒園于2011年度被評定為市級優質園。2011年全鎮幼兒園在校生數為859人,小學在校生數為5688人,初中在校生數為957人。全鎮現有教師240人,高級職稱11人,中級職稱120人;全鎮中小學占地面積79582平方米,校舍建筑面積18618平方米。全鎮現已建有多媒體電教室166間,配有多媒體一體機54臺,語音室2間,計算機室6間,全鎮共有7所學校(徐鎮一中、徐鎮完小、晁樓小學、八勸小學、李郭村小學、前范寨小學、北習小學)實現“班班通”,全部實現遠程教育功能。
●醫療衛生
徐鎮鎮衛生院為沿黃七鄉(鎮)唯一一家中心衛生院,占地14畝,業務用房面積14000平方米,承擔著周邊鄉鎮的醫療、預防、康復任務。全院共有職工135名,其中本科4人、大專30人、中專70人;副高職稱6人,中級職稱27人,初級職稱68人;開設病床380張;設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、骨科、五官科、皮膚科、眼科、放射科、化驗室、CT室、B超室等20余個科室;擁有美國GE螺旋CT、核磁共振、彩超、全自動生化分析儀、血流變儀、血球計數儀、呼吸機、麻醉機、心電監護儀、CR、500毫安X線胃腸透視機、電子胃鏡、攝片機、十五導竇房結心電圖等大型設備40余臺。
●社會保障
全鎮參保人員19587人,參保費2073500元。60歲以上老人5489人,每月發放32.9340元。城鎮居民醫保300余人,參加職工醫保166人,參加失業保險73人。
●基礎設施
交通運輸:全鎮縣級道路4.5千米、鎮級35千米、村級54千米。
●水利設施:
機井461眼;溝渠全長115.5千米、襯砌14.6千米;橋涵351座(水閘45座、涵洞87座、農橋219座)。
●名勝旅游
1、風土人情:徐鎮集、前范寨、王定三村有秧歌隊;徐鎮集、前九章有高蹺隊。
2、土特產品:綠色家家宜精米、魏氏香腸、魏氏麻辣花生米、井氏方饃、井延東牛肉、吉村粉皮、曹莊粉皮、玉璞長樂西瓜甜瓜、嘉健絲瓜。
3、風景點、名勝古跡:鎮政府東北角有壽星墓,鎮衛生院內有徐三亭廟。長亭村村西、古有“春榮寺”,傳為顓頊避暑處,漢汲黯讀書處,是開州十大風景之一。
城區市政建設
城區道路總長度0.09萬千米,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.57米;道路鋪裝面積0.028萬平方千米,人均擁有道路面積0.016平方千米;城市橋梁320座,總長度2.4千米。
●給排水
全鎮均已實現安全飲水。投資2000萬元的污水處理廠正在建設中。
●供電
全鎮擁有35千伏變電站1座,主變壓器6臺,總容量2600兆伏安,10千伏線路3條,共計68千米。年高壓供電量2200萬千瓦時,售電量2212萬千瓦時,總容量16850千伏安,電壓合格率96.2%,供電可靠率99..8%。
徐鎮鎮政府聯系方式:0393-37400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