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政區劃
(發布于:2022-01-03 19:50)
1940年8月,抗日民主政府將全縣10個區改為1鎮16區。1949年至1951年仍為1鎮16區,城關鎮直屬濮陽專署,共轄343個行政村、1388個自然村。1952年,全縣并為13個區,城關鎮仍屬濮陽專署。1953年,區下設211個鄉,行政村不變。1955年冬,撤區并鄉,全縣并為9區1鎮92鄉。1956年保留柳屯、王稱堌、徐鎮、海通4區和城關鎮,其余皆撤銷,鄉并為30個,其中縣轄15個,區轄15個。1958年,撤區(鎮)鄉建制,建立25個人民公社,轄152個大隊,1638個生產隊。1981年5月,撤銷城關人民公社,成立濮陽縣城關鎮人民政府。1983年6月,王助人民公社撤銷,改設王助鄉。同年12月,其余公社均改為鄉。其時,全縣25個鄉鎮,共轄1027個生產大隊,7030個生產隊。
1986年1月,文留、柳屯、慶祖、八公橋、徐鎮5個鄉政府改為鎮政府,1986年12月,王助、孟軻、岳村、胡村、城關5個鄉(鎮)及清河頭鄉一部分劃歸濮陽市區,1987年城關鎮、清河頭鄉除57個村外,從濮陽市區復歸濮陽縣。1989年兩門鎮析置海通鄉。2005年11月2日,濮陽市政府第三十七次常務會議召開,根據省、市鄉鎮機構改革的總體要求,濮陽市對鄉鎮行政區劃進行了調整,其中濮陽縣撤銷兩門鎮,其行政區域并入海通鄉;將新習鄉劃歸濮陽市高新區管理。2011年7月,經省人民政府批準,省民政廳豫民行批〔2011〕39號、豫民行批〔2011〕40號文件批復,濮陽縣魯河鄉、戶部寨鄉撤鄉建鎮,實行鎮管村體制。2013年7月,經省人民政府批準,省民政廳豫民行批〔2013〕37號、豫民行批〔2013〕38號文件批復,濮陽縣子岸鄉、胡狀鄉撤鄉建鎮,實行鎮管村體制。2014年2月,經省人民政府批準,省民政廳豫民行批〔2014〕7號文件批復,濮陽縣王稱堌鄉撤鄉建鎮,實行鎮管村體制。截至目前,濮陽縣轄12個鎮、8個鄉:城關鎮、徐鎮鎮、文留鎮、慶祖鎮、柳屯鎮、八公橋鎮、戶部寨鎮、魯河鎮、子岸鎮、胡狀鎮、王稱堌鎮、梁莊鎮;海通鄉、習城鄉、梨園鄉、五星鄉、白堽鄉、清河頭鄉、渠村鄉、郎中鄉。共計995個行政村,11個居委會。